<video id="qu4ja"></video>
          <wbr id="qu4ja"><ins id="qu4ja"></ins></wbr>
          <video id="qu4ja"></video>
            <video id="qu4ja"><ins id="qu4ja"></ins></video>
            1. <video id="qu4ja"></video>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問道武當訪太極:從肢體到思想的默契

              時間:2023-10-26 08:1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打印  播報

              原標題:問道武當訪太極:從肢體到思想的默契

              首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運動員、武當文化愛好者等各界人士共襄盛會。武當山玉虛宮遺址的青瓦紅墻前,由千名中外太極拳練習者組成的太極表演震撼全場。與大會同步舉行的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賽上,盡管參賽者的膚色、語言各異,但一招一式都流露著對武當太極文化的共鳴,這種從肢體到思想的默契讓彼此之間的差異顯得無足輕重。

              太極為何得到越來越多中外人士的喜愛追崇?武當山為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學問道?其背后是人們對身心并重、內外兼修的道家文化共有認同。

              從2500年前尹喜攜老子所著《道德經》在武當山歸隱修道,到600多年前張三豐將《易經》《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創立內家拳體系,千百年來,凝結著中國智慧的道家思想與太極功法在武當山相輔相成、生生不息。如今,在一代代人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中,太極拳這項古老運動煥發出體育與文化相互激發的無窮活力。

              太極運動蔚然成風折射中國智慧

              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湖北省體育局、十堰市政府舉辦的第七屆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賽,是世界武當太極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吸引了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運動員參賽。

              比賽首日,伴隨著輕揚的古琴曲,一組8位來自各流派的太極習練者同時登場。他們不以攻擊為目的,而是各站一方,將內化于心的拳法、劍法和棍法面向評委展示出來??磁_上從各地趕來的老少觀眾一次次為他們的精彩呈現鼓掌歡呼。

              賽場之外,太極運動蔚然成風。在武當山腳下的街頭巷尾,飄逸儒雅的道袍裝束者、手持八仙棍的學生和背著太極劍的老者隨處可見。在武當山國際武術交流中心外,45歲的武安斌旁若無人地反復練習武當純陽門玄淵龍吟劍。

              “練了半年太極,頸椎痛的老毛病就好了。”武安斌說,練習太極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平和心態,在他帶動下,妻兒也養成了天天練習太極的習慣。

              “張三豐祖師關于太極的宏愿是,‘欲天下豪杰做延年益壽之用,不徒作技藝之末也’。我也一直向著‘讓天下人從太極中受益’的目標而努力。”武當玄門武術院負責人胡瑋哲說,當地一直推行武當武術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他定期到各大中小學校教授武當二十八式太極拳、武當太乙五行拳和武當太極劍,讓青少年在課業之余拉伸筋骨,保持身心健康。

              然而,太極并不只是一項體育項目,與之緊密相關的太極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霞說,與其他體育項目不同,太極拳是由思想文化孕育出來的拳種,被稱為“哲拳”。它其實是把道家思想和太極哲學思想落實為一套身體動作,一招一式無不體現天地萬物的整體觀、陰陽轉化的發展觀。老子講“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而太極拳中常說的“無招勝有招”就是對“無”的強調。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當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研究員馬保青說,古今中外的技擊術都遵循崇尚力量和速度的強者邏輯,而武當太極拳相反,它在太極哲學思想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勝大的運動方式和虛實變化手段。

              他說,華夏先祖伏羲創造了太極八卦圖,其中蘊含的哲理和《道德經》異曲同工,都為后人探尋天地人運行規律提供了鑰匙?!兜赖陆洝泛吞珮O哲學思想貫穿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日用而不覺”的哲學智慧,表現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觀、“謙讓不爭”“曲成萬物”的人生觀和“無為而治”“以柔克剛”的治理觀等。

              記者在武當山采訪調研發現,除了武當太極拳,武當山道觀中的殿宇、雕塑和壁畫,也都展現了太極哲學精髓和道教修行之道。武當山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名專家曾寫道,武當山融合了“古代的智慧、歷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

              太極文化遠播萬里成為融通橋梁

              作為太極文化重要載體的太極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據統計,全球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5億人習練太極拳。太極拳和太極文化已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橋梁,世界由此了解中國文化、讀懂中國,更好促進了民心相通、文化互通、文明融通。

              在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賽期間,45歲的斯洛伐克選手露西婭·普蘭德洛瓦告訴記者,她對中國文化十分喜愛,接觸太極拳已26年,今年夏天來到武當山學習地道的中國太極拳。問道武當之后,她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一個月后,我將回到斯洛伐克,帶著大量的精神財富回家。我的生活不會跟以前一樣了,因為在武當山學習太極的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我。我回到了健康狀態,更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道’。”她說。

              荷蘭人埃利·羅弗斯多次到武當山學習太極拳、道教文化和古琴。他說:“中國文化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很多古老智慧在當代依然發揮著作用。這些智慧并不停留在書本里,而是被大家訴諸實踐。我也漸漸將道家和太極哲學思想應用到生活里。我學會了順其自然,既不抗拒,也不屈服,而是積極地用自己現有的能量把事情做好,并保持工作和休息的平衡。”

              這樣的故事和體悟并不罕見。據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有關部門統計,每年有10萬余名外國友人不遠萬里慕名來到武當山,其中約有3萬人研修武當太極。同時,武當功夫藝術團已應邀出訪美國、法國、瑞典、俄羅斯、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武當武術協會在海外設立了13家分會,擁有會員11萬人。

              “20多年前,斯洛伐克沒有太極學校,也很難找到專業的太極老師。大約10到15年前,太極學校與中式武館如雨后春筍般在歐洲各國出現,而且更棒的是,歐洲的太極老師不再是業余的太極愛好者,這讓歐洲人能夠接觸到原汁原味的中國太極。我們不再只模仿動作,而是開始理解動作背后的邏輯和道理。”普蘭德洛瓦說。

              在歐洲當太極教練,也成了羅弗斯的理想。他說,很想成為一名武當太極的傳道者,讓更多荷蘭人接觸太極?,F在年輕人壓力大,如果他們每天能練一練太極,看一看《道德經》,對他們的幫助一定非常大。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當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副主任黃永昌認為,武當太極以“道”為核心,不僅對現代社會有正面價值,對于解決現代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也有重要啟示。

              太極文脈守正出新煥發蓬勃生機

              地處秦嶺與大巴山交會處、黃河與長江的中間點、秦楚兩國的溝通咽喉,武當山自古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武當道家文化和太極文化上千年來綿延不息,得益于這里的開放和包容,也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傳承和創新。

              由于年代久遠,缺乏史實證據,太極拳最早發源于何地仍存爭議。“武當山弟子來自全球各地,學成后又走向全球各地。武當武術不是地域類的非遺,不以一家之姓冠名,因為武當武術是開放的,是天下之公器。”黃永昌說。

              當下,陳氏、楊氏、武氏、吳氏、和氏等諸多流派的太極拳,經世代傳承,發展同樣紅火。談及太極拳百花齊放的局面,黃永昌表示,“歷史客觀原因導致了太極拳發展為不同的派別與派系,有競爭是好事,就像諸子百家一樣,百花齊放代表了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為保護傳承武當武術和太極,武當山特區一直把武當武術的挖掘、傳承和弘揚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武當武術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武當山特區黨工委書記師利龍介紹說,歷經7年多時間整編、修改與完善的武當武術標準化建設工程系列叢書《“兩拳一械”競賽套路》教材日前正式發行,這對打造武當文化品牌、推廣普及武當武術并使之更好參與國際武術競技有推動作用。武當山還成立武當拳法研究會、太極拳協會、太極三豐聯誼會,并依托武當武術協會、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高等院校等,挖掘整理隱于民間、瀕臨失傳的武當內家拳套路200余種。

              文化傳承離不開新鮮血液。立足優秀傳統文化,武當山的太極傳承人與習練者,拿起手機相機,為萬千網友揭開“仙山清修”的神秘面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深奧復雜的道家思想,以多角度拆分演示太極拳動作,在海內外吸粉無數。

              大學學習英語專業的顧師寧是三豐派第15代弟子、武當道家養生院創始人。從2004年起,他就去往近10個國家,以中英雙語弘揚道家文化和武當太極。2017年,他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創建賬號,用英文向海外受眾分享太極教學視頻,逐步發展起涵蓋太極、氣功、冥想、道家思想和道家文化的網課體系。

              “抖音、快手、TikTok等平臺的崛起,讓文化宣傳和思想溝通變得更為方便。利用網絡渠道讓更多人有機會習道,是順勢而為。”顧師寧說,目前他在線上有3000余名“洋弟子”,還有不少外國人在上完網課后,親身來到武當山感受原汁原味的武當太極。

              據不完全統計,武當山各武館、道觀與太極習練者已開設各類社交平臺賬號130余個,多個賬號發布的內容獲贊數累計超過千萬次。“我們將為全國、全世界的武當太極文化愛好者提供更好的教學方式,讓武當太極文化傳播得更遠。”武當玄武派第15代傳人、武當山理陽內家武術館館長田理陽說。

              (本報記者惠小勇 吳植 樂文婉) 

              ( 責任編輯:余紅梅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日韩v亚洲ⅴ欧美v精品综合,中文字幕av色综极速无码,99re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