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會體育俱樂部十項百場聯賽乒乓球比賽在十堰奧體中心開賽。記者 劉旻 攝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楊坤 紀楓波 報道:無論是晨光微露的清晨,還是晚霞滿天的傍晚,在十堰的體育場館、公園、廣場上,總能看到眾多健身鍛煉者。他們或在羽毛球場揮動球拍,或在籃球場揮灑汗水,或在跑道上演繹“速度與激情”……一個個充滿活力的運動瞬間,構成我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精彩畫面,成為市民健身意識普遍增強的重要見證。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謀劃體育事業發展,體育設施日趨完善、全民健身廣泛開展、體旅產業加快融合……蓬勃發展的體育事業,為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民健身日活動。記者 張建波 攝
專注于“建”
全民健身“舉步可就”
體育基礎設施是推動全民健身的重要條件和基礎。
“以前踢球都得去專門場館,經常預約不到位置,現在一到周末,我就來這個足球場踢球,開車只要10分鐘,場地免費,停車也方便。”11月8日,在位于發展大道與林蔭大道交會處的體育型“口袋公園”,足球愛好者李天一對記者說。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今“小而精”的體育型“口袋公園”已遍布十堰街頭巷尾。
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成了群眾的生活方式,還成了一種社交新時尚。
體育事業蓬勃開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科學統籌,相關部門積極申報項目,加快建設各類體育場館設施。
十堰城區健康步道。記者 張建波 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滿足群眾體育需求、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增強人民體質作為全民健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先后出臺《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十堰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等政策性文件,進一步完善體育強市、全民健身頂層設計,不斷豐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
全市各地各部門對體育設施建設重視程度、投資力度前所未有:全市體育基礎設施投資達30億元。僅2022年,就有十堰奧體中心、丹江口市文體中心、鄖西縣文體中心體育場等8個公共體育場館投入使用。全市新建成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項目68個。
目前,全市已建成23個鄉鎮運動健身中心和41個村級文體廣場,實現全市村(社區)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52平方米,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發展體育事業,需要一大批體育人才。
今年8月24日,天氣炎熱,十堰市門球協會24名裁判員在門球場上進行標準手勢、站位、賽前檢錄程序等訓練。
近年來,我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裁判員隊伍。2022年,全市新增武術、乒乓球、籃球等項目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50名、二級裁判員243名。
目前,我市每年舉辦迎新春長跑、武當武術、乒乓球等群體賽事約200余項。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150余萬人次,占總人口的42%。
市民在口袋公園健身。記者 呂世銀 攝
根植于“育”
競技體育百花齊放
“走,踏步!”4月27日,在東風高級中學室外田徑場上,市青少年田徑隊跳高運動員徐文杰在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只見徐文杰加速奔跑、躍起過竿,一氣呵成。在第十六屆省運會上,徐文杰以2米08的成績打破同級別跳高紀錄。比賽回來后,他沒有絲毫懈怠,又迅速投入到高強度的訓練中。
近年來,我市積極落實國家、省“體教融合”要求,以體教結合模式發展體育教育,謀劃布局67所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賽事,構建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2012年,我市首次開展游泳課堂進校園活動,市第二中學初一年級近600名學生受益。此后通過與柳林小學、鄖陽中學、東風國際學校、京中國際學校、漢江實驗學校等學校合作,累計培訓學生近萬名。
此外,我市還舉辦全市中、小學生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錦標賽,初中生足球、籃球對抗賽等賽事活動,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選拔有運動天賦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制定政策打通運動員升學渠道,加強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建設。
十堰市廣場舞大賽。記者 張建波 攝
體教融合之花一經綻放,便芳香四溢、結出碩果。
2023年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我市派出2023名隊員,在三大類別比賽中斬獲金牌88枚,居全省第五位,創歷史最好成績;2021年湖北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十堰市代表隊勇奪20金,金牌數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湖北省少年羽毛球錦標賽、全省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等賽事,十堰代表隊也屢創佳績。
十堰籍運動員鄭欽文勇奪亞運會網球女單金牌,世界女單排名18位;文銀杭2017年奪得全國第十三屆運動會拳擊冠軍,是我市首個全運會冠軍;張豆豆2018年獲第三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兩枚金牌;魏冉冉2019年獲賽艇世界杯2000米冠軍;楊順誠獲花樣游泳世界杯埃及站冠軍;黃健隆獲全國網球青年團體錦標賽冠軍……
2022年,丹江口市被省體育局、省教育廳命名為湖北省體教融合示范區,十堰奧體中心被中國羽毛球協會命名為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2022-2025年),十堰市東風高級中學等三家單位被推薦為國家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六堰社區內的健身設施。記者 劉旻 攝
注重于“融”
體育產業方興未艾
“體育+產業”促進經濟發展、“體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體育+科技”帶動全民健身……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體育+”新業態,推動體育與其他產業、行業跨界融合發展。
今年6月23日,天津市南開區的李先生一家四人開著房車,到十堰參加全國國際跳棋錦標賽。“來的時候我們參觀了丹江口水庫,很壯觀;比賽結束后又陪著家人游覽武當山。”李先生高興地說,“來十堰參賽的經歷終生難忘。”
“之前在電視上看到十堰有許多美食。這次來十堰,我們品嘗了馬頭羊、小花菇、三合湯,味道確實很棒。”今年7月27日,來十堰陪孩子參加2023年全國少兒花樣游泳(U系列)錦標賽的張兵說,“孩子喜歡武當劍,賽后我們還專程到武當山買了一把。”
各種賽事的舉辦,著實讓十堰“火了一把”,讓酒店住宿、餐飲、旅游業受益匪淺,酒店一房難求、景區人頭攢動、食客絡繹不絕,直接或間接拉動了我市服務業發展。
記者從市體育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僅在十堰奧體中心就舉辦各類賽事近40場,直接拉動旅游、餐飲、住宿等行業經濟收入達1.5億元,間接拉動消費超5億元。
近年來,我市體育競技賽事、體育節慶活動、運動主題公園等延伸產業精彩紛呈。截至2022年,全市體育市場主體達1623家、年產值突破24億元。
我市大力支持責任體彩建設,加大宣傳、擴大銷售,規范使用體彩公益金。2022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持續增長,體育彩票開出全市大獎,全年銷售額達到7.51億元,同比增長22.6%,居全省第五,創歷史新高。
躬逢偉大時代,置身大美十堰,逐夢星辰大海。未來,我市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全民健身戰略,聚焦建設體育強市核心目標,持續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體育需求,以更大力度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